快捷搜索:  创业 手机 疯狂 坏人 华人 发明 自己

孩子不写作业家长正确处理方式

作为心理咨询师,郭利方老师经常遇到家长向我倾诉孩子不写作业的困扰。一位妈妈曾这样描述:"每天晚上孩子坐在书桌前,我看着他磨磨唧唧,心里就像压了块石头,最后只能用吼声逼他写完。"这种场景在家庭中并不罕见,但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的亲子关系密码。

当孩子把作业本扔在一边时,家长的第一反应通常是焦虑。但其实这就像我们看到路边的野草疯长,却忽略了它可能正在向阳光生长。一个五年级的男孩曾告诉我,他每次写作业都会先看动画片,因为"妈妈说不写完就不能看"。这种条件式威胁反而让他把作业当作惩罚,形成了恶性循环。

孩子不写作业家长正确处理方式

有效的沟通需要改变思维方式。就像一位父亲发现儿子总是边写作业边玩手机,他没有没收手机,而是和孩子约定:"我们先专注写20分钟,之后可以玩10分钟"。当孩子完成任务后,惊喜地发现手机真的可以正常使用时,作业效率反而提高了。这种"先完成再奖励"的模式,比单纯的催促更能激发孩子的主动性。

建立规律比强制执行更重要。我见过太多家长在晚上9点催促孩子写作业,结果孩子白天上课时也总在偷懒。其实可以尝试把作业时间变成"专属仪式",比如每天放学后先吃点水果,再打开台灯,把书包放在书桌前。就像一位妈妈做的那样,她发现女儿写作业时总要先整理书桌,于是把整理书桌变成写作业前的必修课,孩子反而更愿意开始学习。

当孩子出现拖延时,可以尝试"番茄工作法"。但不要机械地计时,而是把作业拆分成小目标。比如一个初中生数学作业有20道题,家长可以和他一起数着做,每完成5道题就击掌庆祝。这种"微小成就"的积累,比盯着整个作业本更能让孩子保持动力。

有些家长会把不写作业当作"叛逆"的表现,但其实这可能是孩子在寻求关注。我曾帮助过一个高中生,他总是把作业藏起来,后来发现他其实是在等父母主动问他作业的情况。当家长放下焦虑,用"我注意到你最近作业完成得不错"这样的肯定代替指责时,孩子的抵触情绪明显减轻。

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,就像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照料方式。有的孩子需要家长在旁边陪伴,有的则更喜欢独立完成。重要的是找到适合孩子的节奏,而不是用统一的标准衡量。当一位妈妈发现儿子写作业时总要喝水,于是把水杯放在书桌前,孩子反而能更专注地完成作业。

真正的教育不是逼迫,而是创造适合成长的环境。当家长能放下焦虑,用理解代替指责,用陪伴代替催促,孩子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找到学习的动力。就像春天的种子,不需要强迫它发芽,只要给予适当的阳光和水分,自然会向着光明生长。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  • 孩子不写作业家长正确处理方式
  • 11岁孩子的特点和管教
  •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市重点吗
  • 自尊心不强的孩子如何教育
  • 孩子不想上学厌学解决方法
  • 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