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情绪就像坐过山车,还刹车失灵了。原本特爱笑的孩子,突然就跟个小刺猬似的。作业上多了几个红叉叉,就能让他摔门大喊“谁都不准进”;午餐盒里的三明治被捏得皱巴巴,可能就因为同桌多看了他一眼。孩子会有“退缩式防御”,拒绝参加运动会,躲被窝里说“头晕”,连最爱看的动画片都不香了。
其次,孩子身体会报警,但咱们大人有时候就跟听不懂密码似的。孩子说“妈妈,我头好重”,这头痛、腹痛,咱们可能觉得是孩子小题大做,其实这是压力在孩子身体上的反应。孩子频繁眨眼、咬指甲,甚至啃指甲盖,睡觉突然坐起来尖叫,这些奇怪的行为,可能都是白天焦虑憋坏了导致的。
孩子的社交雷达也失灵了,还假装不在乎。本来爱主动分享零食的孩子,开始把书包藏在身后;课间操故意和队伍错开半步,就像给自己画了个“勿扰区”。更要注意的是“社交降级”,孩子从爱聊班里的事儿,变成“没什么好说的”,甚至主动退出兴趣班,用孤独给自己搭了个安全小窝。
再就是学业压力的“变形记”。孩子说“我讨厌数学”,可能不是讨厌那些公式,而是怕在讲台上被老师点名;说“作业写不完”,也许是害怕错题本。有些孩子会突然迷上游戏,在虚拟世界里找掌控感;另一些孩子就跟被按了暂停键一样,盯着空白试卷发呆,橡皮都忘了擦。
孩子对时间的感知会“错位”。孩子老抱怨“怎么放学这么慢”“周末怎么这么快就没了”,这可能是心里压力大,通过时间焦虑表现出来了。他们还会搞点“时间魔法”,反复整理书包,就为了晚点面对难题。
十岁孩子的压力,就像一杯晃荡的蜂蜜水,表面看着挺平静,里面却全是小漩涡。咱们家长别着急“解决问题”,先蹲下来,听听孩子那些皱眉、跺脚、突然安静里藏着的无声呼救。有时候,问一句“今天你的心里下过雨了吗?”比啥说教都管用。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