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方面啊,是父母交流时态度太差。好多时候,父母跟孩子说话那叫一个强硬,还高高在上的。就比如说孩子开心地跟父母说自己在学校参加比赛了,结果不太好。父母话都不听完,上来就一顿骂:“让你多花时间学习你不听,尽整些没用的,输了吧!”次数多了,孩子心里就寻思:反正我说啥都得挨批,还不如不说呢。时间一长,就不愿意跟父母掏心窝子啦。每个孩子都盼着被理解、被尊重,父母那强硬冷漠的态度,就像一堵大墙,把孩子和父母的心给隔开了。
另一方面呢,父母交流时只盯着自己看重的事儿,也会让亲子交流不顺畅。父母关心孩子成绩没啥毛病,但眼里只有成绩,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在父母心里就是个学习机器。孩子高兴地跟父母说自己在绘画课上画了一幅超满意的画,父母却皱着眉头说:“画画好有啥用,又提不了成绩,多花点时间学数学、语文!”孩子的兴趣爱好没人重视,就会觉得父母根本不关心真正的自己,只在乎分数。那他们肯定就不想跟父母分享生活里的事儿啦。
再者,父母说话不算数,也让孩子不想跟他们交流。生活中有些父母为了激励孩子,老爱许下承诺。说“你考进班级前十,就给你买你一直想要的玩具”。可孩子真达到目标了,父母却找借口推脱:“最近家里经济压力大,玩具下次再买。”一次又一次承诺不兑现,孩子对父母就失望又不信任。他们觉得跟父母交流没啥意义,反正父母说话也没准儿。这样一来,孩子对和父母交流哪还有热情和期待啊。
另外,父母太唠叨也会适得其反。有些父母总担心孩子这没做好、那没做好,整天在孩子耳边念叨。早上孩子出门上学,父母能说:“路上注意安全,上课认真听讲,别做小动作,中午多吃点饭,别挑食……”孩子在学校犯点小错,父母更是抓住不放,不停地数落:“你咋这么不小心,都说过多少次了,做事要细心,你就是不听,以后咋办……”这没完没了的唠叨,能把孩子烦死、压抑死。孩子就像想自由飞的小鸟,父母的唠叨就像根无形的绳子,把他们捆住了。所以,他们就用沉默来反抗。
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,是好多原因一起造成的。想要改变这情况,父母得自我反思,调整和孩子交流的方式,多些理解和尊重,少些指责和唠叨,做孩子愿意真心交流的好朋友!大家说,能做到不?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