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的数学课上,他攥着笔的手突然开始发抖,仿佛被一只无形的蝴蝶蛰了似的。老师提问时,他的目光迅速躲向窗外,喉咙像被塞了团棉花,连呼吸都变得急促。这种突如其来的恐慌感,像一场无声的风暴,总在人最需要专注的时刻袭来。不是所有人都能察觉到,他其实只是在害怕被注视。

恐惧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。比如,当他在教室后排整理书包时,总担心有人会突然转身看他;当他在操场边的长椅上独自看书,又害怕被同学撞见。这种对“被看见”的焦虑,像一根细线缠绕着他的日常,让他在人群中像被风吹乱的蒲公英,找不到自己的根。
但恐惧并非天生的枷锁。它更像是某种未被驯服的野兽,需要耐心去靠近。他开始观察那些在课堂上自如发言的同学,发现他们并非没有恐惧,只是学会了与它共处。就像海边的贝壳,即使被浪涛反复冲刷,依然能将痛苦转化为美丽的纹路。
克服的过程或许缓慢,却充满希望。他尝试在每次心跳加速时深呼吸,用指尖触碰桌面,让身体的紧张感一点点消散。他发现,当注意力从“被评判”转移到“完成任务”时,那些慌乱的瞬间反而成了练习勇气的阶梯。就像破茧的蝴蝶,每一次挣扎都在积蓄飞翔的力量。
重要的是理解恐惧的本质。它并非对某些事物的绝对厌恶,而是对未知的本能反应。当他意识到自己害怕的不是“被注视”,而是“被误解”时,内心开始有了新的光亮。就像迷路的孩子最终会找到方向,恐惧的迷雾也会在理解中逐渐散开。
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。他开始在课后主动和同学聊天,哪怕只是谈论天气;他尝试在公共场合朗读课文,哪怕声音微微颤抖。这些微小的改变像春雨般润物无声,慢慢浇灌出内心的勇气。
或许有一天,他会在阳光下自信地走向讲台,不再被那些瞬间的慌乱牵绊。因为真正的克服,不是消灭恐惧,而是学会与它共舞。就像蝴蝶终会振翅,即使翅膀曾经被恐惧的茧束缚。
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