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搜索:  创业 手机 疯狂 坏人 华人 发明 自己

初中孩子情绪化严重如何开导

各位初中生家长们,你们好哇!我先问你们一个事儿,有没有经历过这种场景:孩子“哐当”一声把书包甩地板上,扯着嗓子尖叫“我讨厌所有人”;大半夜两点,“砰”地一声摔门声把你从睡梦中惊醒;看到成绩单上一堆红叉,孩子直接崩溃大哭。这些场景啊,就跟火山突然爆发似的,能把家长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完全不知道该咋办!

初中孩子情绪化严重如何开导

初中生情绪这么不稳定,是因为他们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跟不上激素猛增的速度,这就是成长的“阵痛”。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做过追踪研究,12 - 15岁的青少年里,78%会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,其中35%甚至会一直持续到成年初期。这可不只是简单的“青春期叛逆”,而是大脑神经突触重塑期的正常表现。

咱作为家长,肯定得想办法帮孩子应对这些情绪问题。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5个“情绪急救包”,超级实用!

第一个,咱们得建立“情绪安全岛”。当孩子哭着说“不想活了”,你先别着急说话,赶紧递张纸巾。日本筑波大学做过实验,这种生理安抚能让孩子大脑里的杏仁核活跃度降低37%呢。你还可以用“天气预报”法,问问孩子:“看你现在就像阴雨天,你是需要妈妈当伞,还是当雨靴呀?”另外,你可以给孩子弄个“情绪急救箱”,里面装上孩子喜欢的减压玩具、手写的鼓励卡,还有深呼吸教程视频。

我给你们说个真实的事儿,杭州有个初二女生小雨,每次数学考试后就撕作业本。后来她妈妈跟她玩“情绪温度计”游戏,问她:“今天愤怒值是8还是10?”过了三个月,小雨都能主动说:“我现在是7分焦虑,我想听15分钟海浪声。”效果是不是很明显?

等咱们能接纳孩子的情绪后,就得试着去理解他们。美国心理学家戈特曼提出了“情绪颗粒度”理论,说能准确描述自己情绪的孩子,抑郁风险能降低42%。

接下来是第二个策略,打造“情绪翻译器”。孩子说“我烦死了”,咱就得帮他们拆解一下,是不是作业太多、被同学排挤、担心考试这些事儿加一块儿了?你还可以做个家庭情绪词典,把“恶心”对应“被冒犯感”,“烦躁”对应“掌控欲受挫”。平时还能和孩子玩“情绪侦探”游戏,看看动画片里角色表情变化,猜猜他们心里咋想的。

这里我得给大家举个例子,孩子哭的时候,你要是说“别瞎想,这有啥好哭的”,这就不对。你得说“妈妈看到你咬嘴唇、声音发抖,是不是觉得被误解很委屈?”这才是正确示范。

第三个策略是设计“情绪逃生舱”。你可以在家里弄个“冷静角”,铺上软垫,放个眼罩,准备个捏压力球,再和孩子约定好,深呼吸三次后才能说话。你还能列个“情绪过山车”清单,写上20项活动,从剧烈运动到安静涂鸦都可以。要是和孩子吵得厉害,就启动“3分钟沉默期”,这期间用纸条交流。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建议,每周固定20分钟“情绪复盘时间”,用“发生什么 - 身体感觉 - 当时想法 - 现在看法”四步法来梳理事儿。

第四个策略是培养“情绪调节师”。教孩子“54321感官着陆法”,让他们说出5种看到的东西、4种触摸感、3种声音、2种气味、1种味道。你还能做个“情绪能量瓶”,把写着积极记忆的纸条放进去,孩子情绪低落的时候就抽一张。另外,还可以设计一些“情绪瑜伽”体式,像“愤怒时的狮子式呼吸”“焦虑时的树式站立”。

最后一个策略是构建“情绪生态链”。每个月办一次“家庭情绪沙龙”,大家轮流说说这周最强烈的情绪体验。做个“情绪成长树”,孩子每克服一次情绪挑战,就贴一片叶子。全家还可以实施“情绪观察员”计划,记录情绪波动和睡眠、饮食、社交的关系。

当家长学会用“情绪显微镜”观察、用“情绪万花筒”理解、用“情绪工具箱”应对孩子的情绪时,那些看似失控的爆发,都会变成孩子认识自己的好机会。就像暴雨后会有彩虹,咱们陪孩子经历每一次“心理雷暴”,就是在帮他们建立情绪管理能力。记住啦,咱不是要消灭孩子的情绪,而是要教会他们和情绪共舞!各位家长,赶紧试试这些方法吧!

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  • 初中孩子情绪化严重如何开导
  • 两个青少年吵架大人正确处理方式
  • 17岁孩子花钱厉害如何开导
  • 孩子叛逆跟父母对着干如何开导
  • 孩子的想象力的重要性
  • 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