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得先搞清楚孩子不自律的原因。初二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,身体和心理那变化就跟坐过山车似的。身体上的变化让他们浑身不得劲儿,心里又特别想独立,可自控力又跟不上。
有些孩子是因为学习压力太大,课程难度噌噌往上涨,就想逃避,变得不自律。像数学、物理这些学科,一个知识点没搞懂,后面学起来就跟打仗一样难,孩子就不想面对,开始拖拖拉拉、偷起懒来。
还有些孩子是被外界因素给干扰了,尤其是电子产品。手机、电脑里的游戏、短视频,那吸引力就跟磁铁吸铁一样,孩子学习的时候,旁边有这些东西,注意力立马就被吸走了,时间一长,自律性就越来越差。
另外,家庭环境也对孩子的自律性有影响。要是家长太溺爱孩子,啥都给包办了,孩子就不会自己管理自己;要是家长管得太严,孩子就容易逆反,故意不听你的。
发现孩子不自律,可千万别一上来就劈头盖脸地批评,不然孩子直接就跟你杠上了。得心平气和地跟孩子好好沟通,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。
找个合适的时间,比如晚饭后,一家人坐一起唠唠嗑。先问问孩子在学校咋样,有没有遇到啥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儿。然后慢慢把话题引到自律上,你可以说:“我感觉最近你学习时间好像没安排好,是不是遇到啥困难啦?”让孩子觉得你是在关心他,不是在指责他。
沟通的时候,得认真听孩子说。不管他说啥,都别打断他,让他把心里话都倒出来。说不定孩子会跟你说,是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的教学方式,或者跟同学闹矛盾影响了学习状态。
等孩子说完,你再表达自己的看法。可以先夸夸孩子的优点,比如说:“我知道你其实可聪明了,也想学好,就是还没找到好方法。”然后再给孩子提些建议,帮他解决问题。
有了沟通的基础,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和生活计划。计划得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定,不能太高,也不能太低。
先跟孩子一起分析他目前的学习状况,看看哪些科目比较弱,哪个时间段学习效率高。然后根据这些情况,制定每天的学习时间表。比如早上可以背英语单词和语文课文,晚上集中精力做数学、物理这些理科作业。
除了学习计划,还得有生活计划。让孩子学会合理安排休息和娱乐时间。比如说每周安排一两个晚上看喜欢的电视节目,或者周末跟朋友出去玩一会儿。这样既能让孩子放松,又能保证学习任务完成。
计划制定好了,要和孩子一起把它写下来,贴在显眼的地方,提醒孩子按照计划执行。同时要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,让他能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进行调整。
计划有了,关键是得让孩子自觉去执行,这就需要培养孩子的自我监督能力。
可以让孩子准备一个小本子,记录每天计划完成的情况。完成一项就打个勾,没完成的就分析原因。要是因为看电视时间太长,作业没做完,就记下来,提醒自己下次注意。
还可以让孩子给自己设定一些小目标和奖励机制。要是一周内都能按计划完成任务,就奖励自己一个小礼物,比如一本喜欢的漫画书或者一个小玩具。这样孩子就更有动力坚持下去。
家长也要起到监督作用,但别太唠叨。可以定期和孩子一起回顾计划执行情况,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指导。比如说每个月开一次家庭会议,总结这个月的表现,表扬孩子的进步,也指出存在的问题。
初二孩子不自律是个常见问题,只要咱们了解孩子的需求,跟他们好好沟通,帮他们制定合理的计划,培养他们的自我监督能力,就一定能帮孩子克服这个问题,让他们在初二这个关键时期取得好成绩,健健康康、快快乐乐地成长!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