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面我就给大家支几招,让孩子能勇敢面对挫折。
第一招,换个角度看“失败”。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超有意思的实验,把“你这次没考好”换成“这次考试发现了哪些需要加强的地方”,嘿,孩子看那试卷就跟看藏宝图似的!这就跟教孩子认识四季一样,得让他们知道,春天的倒春寒可不是冬天犯的错,那是夏天要来的前奏。咱可以在餐桌上玩“挫折接龙”,爸爸说说工作上的失误,妈妈讲讲学做菜闹的笑话,最后问问孩子:“今天你碰到哪个‘小麻烦’还挺好玩的?”
第二招,建造“安全失败区”。在孩子房间的角落弄个“勇气角”,贴上孩子尝试新事物的照片,像歪歪扭扭的乐高塔、第一次滑板摔跤的抓拍、手工课烤焦的饼干。每周开家庭会议的时候,全家轮流说说“本周最勇敢的失败”。这就跟园丁不会因为幼苗倒了就换土一样,咱得让孩子在能控制的范围内摔摔跤。学骑自行车的时候,宁可让孩子在草坪上练平衡,也别在柏油路上,不然摔得可疼啦!
第三招,把“为什么”变成“接下来”。孩子拼图拼不好哭鼻子的时候,别光说“慢慢来”,不如蹲下来跟孩子说:“这块蓝色碎片是不是像小船呀?试试把它放在海浪的位置咋样?”这就跟烘焙师不会怪发酵失败的面团一样,而是调整温度重新再来。咱可以准备个“挫折急救包”,里面放上写满鼓励话的彩色便签、减压黏土、能吹出怪形状的泡泡水,让孩子的坏情绪有个安放的地方。
第四招,成为“挫折翻译官”。孩子说“我永远学不会游泳”的时候,咱就回他:“上次你能在水里睁眼5秒,这次能不能挑战10秒呢?”这就跟把天气预报里的“局部阵雨”翻译成“彩虹马上就来”一样。咱还能和孩子玩“挫折角色扮演”,你扮成遇到困难的小动物,让孩子用“魔法语言”帮你解决问题,慢慢就能教会他们换个思路想问题啦。
第五招,种下“成长型思维”的种子。带孩子看看含羞草,叶子合拢可不是认输,那是在攒着劲儿下次再舒展呢。在小区里找找“失败”的影子,像被虫蛀的树叶、修补过的石阶、重新发芽的断枝。准备个“成长储蓄罐”,孩子每次主动挑战,就放一枚硬币进去,存够了全家就去“兑换”新体验,说不定是去消防站参观,也可能是尝尝没吃过的食物。
傍晚去公园,你会发现,那个曾经得大人扶着的小不点,现在正自己扶着栏杆练习呢。妈妈悄悄松手的那一刻,孩子晃了一下,不过马上就抓住旁边的秋千链了。咱到最后就会明白,真正的保护不是一直托着孩子不让他们摔倒,而是教他们在站不稳的时候找到新的支撑点。等哪天孩子骄傲地说“这次我摔跤自己爬起来啦”,那声音里藏着的,可比啥奖状都珍贵啊!
所以各位宝爸宝妈们,赶紧行动起来,让咱的孩子都能勇敢面对挫折,茁壮成长!
最新评论